第九集 享誉佛国
/640年 大唐长安/
公元640年,大唐立国已经二十三年。在李氏皇族的统治下,帝国正在走向鼎盛。北方的突厥人已经归顺,帝国的骑兵开始向西挺进。
(相关资料图)
自从汉帝国消亡以来,丝绸之路经常中断,商旅的安全没有保障,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并不通畅,新兴的大唐帝国试图恢复丝绸之路的新秩序。
/640年 印度那烂陀/
这一年,在遥远的西方,一个来自大唐的僧人仍然滞留在印度。离开故土已经十四年,思乡心切的玄奘渴望立即返回大唐。
/那烂陀遗址 印度比哈尔邦/
玄奘:印度是佛陀的诞生地,我很留恋,但我更希望将自己所学带回祖国,我不想再耽搁了。
然而,就在玄奘准备行装的时候,他被卷进了辩经的漩涡。这个漩涡是如此之深,以致印度两个最有权势的国王也开始争斗较量。
/640年 那烂陀/
玄奘曾经是那烂陀的留学生,现在他是这个佛教大学名重一时的高僧。经过两次辩经之后,他的名望已经传遍了整个印度。
就在他准备回国的时候,一封邀请信来到了那烂陀,东印度的国王召见玄奘。那烂陀以玄奘即将回国为理由,拒绝了国王的邀请。
但是麻烦很快就来了,《三藏法师传》记载了东印度国王的愤怒。
东印度国王:我本是凡夫俗子,向来沉溺在尘世的欢乐里。现在听说了中国僧人的名字,萌生了学法的念头。但是,如果中国僧人不来,我肯定会将那烂陀踏平。
面对东印度国王的威胁,玄奘不得不推迟回国的计划。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威名显赫的戒日王也征召玄奘。印度两个最有势力的国王互不相让,一场战争似乎就要开始。
在古印度的历史上,戒日王的声望可以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媲美。
《大唐西域记》记载,他十七岁就登上了王位,在六年的时间里,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,人不解甲,象不卸鞍,东征西讨。
公元612年,戒日王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,加冕为皇帝。
玄奘:国王加冕后三十年时间,国家没有战争,统治清明和平。在城市和乡村,建立精舍,储存粮食,施舍给贫穷的人。在恒河边上建立起几千座佛塔,凡有佛陀遗迹之处,都建立寺院。
戒日王统治的核心在恒河中游一带,他的都城就建在今天印度中部的卡瑙季。
这是一个伟大的帝王。他乐善好施,对待宗教非常宽容。在戒日王的支持下,日渐没落的佛教迎来了最后的生机。
那烂陀,这个一万多人的佛教大学,正是因为他的施舍而衣食无忧。《大唐西域记》记载,那烂陀有一所正在施工的石质建筑,也是戒日王所赐。
玄奘:工程还没有完成,但预计的高度是十丈。
公元640年的冬天,为了争夺大唐的僧人玄奘,戒日王和东印度国王几乎兵戎相见。戒日王兵强马壮,威震印度。压力之下,东印度国王最终屈服了。
/640年 戒日王宫/
《三藏法师传》记载,迫不及待的戒日王连夜与玄奘相见。成千上万的火炬照亮了恒河,恒河如同白昼。数百面铜鼓在恒河边敲响,鼓声震彻天宇。
这是戒日王特有的仪仗队,象征着他在印度至高无上的权威。
与玄奘见面之后,戒日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:召开一个全印度的宗教学术辩论会。会场设在戒日王的都城,今天恒河中游的卡瑙季。
/641年 曲女城辩经大会/
辩论会的论主是来自大唐的高僧玄奘,而戒日王本人则担任辩论大会的主持。全印度各个教派的智者和大德都必须参加,观看中国僧人讲经,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。
公元641年的春天,辩论会正式开始。在印度历史上,这或许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讲经辩论会。
玄奘:除了戒日王和东印度国王,还有十八位国王到场。僧人到会者三千余人,印度教以及其它教派的大德两千余人,那烂陀也派来了一千多僧人。全印度的高僧大德都到了,他们或博学多识,或口才出众。行进的车辆,飘扬的经幡,都城方圆几十里人满为患,拥挤不堪。
经过各种繁琐而庄严的仪式之后,大唐高僧玄奘登上宝座,开始阐述自己的论点。
根据印度的规矩,辩论要设定奖惩制度。作为论主的玄奘主动提出,如果有人能够破解他的观点,一定斩首相谢。没有人想到,中国僧人不给自己保留任何退路。
戒日王派人将玄奘的论点抄写一份,悬挂在会场门口,等待有识之士批判。
/641年 戒日王宫/
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戒日王的妹妹。印度公主崇信佛法,对佛教理论颇有研究。正是在公主的影响下,戒日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玄奘:国王的妹妹聪明而有慧根,尤其擅长正量部的义理。
正量部属于佛教中的小乘宗派。戒日王时代,佛教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,部派林立,学说繁杂,争论如波涛翻涌。
佛法首先有大小乘之分,大小乘内部又有众多的学派,玄奘的观点属于大乘。在玄奘的影响下,公主放弃了小乘的信仰,最终改信大乘。
在辩论大会上,玄奘的对手不仅有小乘的高僧,还有印度教以及其他教派的大学者。
在讲坛上侃侃而谈的玄奘在耐心地等待对手发难,然而整整一天时间过去,竟没有一个人报名挑战。
四十二岁的玄奘在佛法领域的修为,确实非常人可比。
他十岁开始学法,青年时期遍访中国名师。自从西行以来,十五年间研读各家经典,从未停歇。加上无以伦比的语言天赋和人格魅力,玄奘已经成为佛教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大师。
五天的时间过去了,辩论者仍然没有出现。没有人知道,平静的会场潜藏着巨大的危险。
第五天的晚上,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掉了会场的大门,这是一次蓄意的破坏。
戒日王对玄奘的尊崇激怒了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宗教信徒,他们无法通过辩论战胜玄奘,只能采取暴力手段发泄心中的不满。
辩论大会持续了十八天,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没有一人挑战。《三藏法师传》记载,大会最后一天,很多人当场皈依。
赢得胜利的玄奘获得了两个称号:大乘天和解脱天。他被大乘和小乘信徒共同推举为大师。
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国,养育了众多的哲人和智者。古印度人在逻辑学和数学方面拥有非凡的天赋,他们以内省和思辨闻名于世。
公元641年,一个中国留学生在佛教的发源地被尊为一代佛学大师。传说,当时印度的许多寺庙都画着玄奘的麻鞋,并以彩云烘托。
这场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辩论大会,将玄奘的留学生涯推向了顶峰。
从看见印度河算起,玄奘在印度停留了整整十四个年头。十四年的时间,玄奘从一个留学生成为首屈一指的佛学大师,而且受到了一个帝王史无前例的尊崇。
一个中国人在异国的土地上取得如此成就,堪称空前绝后。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,玄奘书写了极其璀璨夺目的一页。
/641年 曲女城/
就在这一年,戒日王向大唐派出了使节,大唐的使节也来到了印度,受到了戒日王热情的诏见。在中印两国历史上,这是第一次互派使节。
根据史料记载,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,大唐和印度几乎每年都有往来。中国人从印度学会了熬制白糖的方法;印度的医学,尤其是治疗眼睛的独特技术,开始传往中国。
现在是归国的时候了,玄奘不想再耽误任何时间。大批的佛像和经书都需要运回大唐,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
自从西行以来,玄奘一直在收集各种佛教经典的原本,这些来自源头的珍贵典籍将对中国的佛教事业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,
公元641年的春末夏初,玄奘离开印度,踏上了归国之路。告别是一件艰难的事情,戒日王和那烂陀寺的僧众都依依不舍。玄奘知道,他再也无法重返印度。
公元七世纪早期,当玄奘求学印度的时候,这个文明古国正处在鼎盛时期。玄奘离开之后仅仅六年,戒日王死去,国家陷入动荡之中,佛教也开始迅速地衰退。
/佛祖诞生之地 蓝毗尼/ /佛祖觉悟之地大菩提寺/
在印度历史上,佛教的兴盛与帝王的支持息息相关。公元前三世纪,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信奉佛法,佛教开始在印度大规模传播。
公元一世纪,在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扶持下,佛教不仅发展到鼎盛,而且开始向外传播。公元四世纪前后,佛教已经显露出衰败的迹象。
/佛祖初转法轮之地 鹿野苑/ /佛祖涅槃之地拘尸那迦/
公元七世纪,在戒日王的资助下,佛教出现了短暂的辉煌。然而,这命中注定只是昙花一现,佛教的衰落不可逆转。
/那烂陀遗址/
公元十二世纪前后,来自中亚草原的入侵者摧毁了最后的佛教中心那烂陀。各种高深的佛教学说曾经在这里讨论了八百年,但无法阻止战争的火焰。
那烂陀的毁灭,标志着佛教在印度的终结。曾经风行一千多年的佛教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深处,不留一丝痕迹。森林覆盖了寺庙,荒原吞噬了僧院,佛陀在自己的诞生地被完全遗忘。
古代印度人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,但他们一点都不热衷于记录历史。除了神话和传说,他们对现实生活没有任何记录的欲望,古印度的历史几乎全部隐没在迷雾中。
十九世纪初期,当英国学者到达印度的时候,他们对这片土地的过去一无所知。十九世纪中叶,一本叫《大唐西域记》的中国著作在西方出版,古印度的历史从此出现了曙光。
/《被发现的印度》/
沿着玄奘的足迹,英国人康宁汉姆在印度的土地上奔波了整整二十五年。在《被发现的印度》一书中,作者描述了这位印度考古局首任局长的工作情况。
作者:太阳从树梢落下去,仆人点亮了油灯,他又拿起了那本已经翻阅无数次的《大唐西域记》。多年以来,阅读这本书成了他每天晚上睡觉前的习惯。
玄奘在印度停留了十四年,他几乎踏遍了印度的每一寸土地。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,玄奘后来撰写了《大唐西域记》一书。
中国学者如此评价:像《大唐西域记》这样,内容之丰富,记载之详实,在玄奘以前和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没有一本书能够比得上。
玄奘的《大唐西域记》是康宁汉姆的考古指南。按照书中的记载,他挖掘了一座又一座重要的佛教遗址,一千多年璀璨夺目的佛教历史开始重现。
/那烂陀遗址 印度比哈尔邦/ /封泥那烂陀遗址出土/
1861年,康宁汉姆发现了那烂陀。在沉睡了六百多年之后,这个古印度的文化中心才被人唤醒。
/封泥 那烂陀遗址出土/
玄奘曾在这里留学,在这里取得无上的荣誉。
假若没有玄奘的记载,有人会相信这个拥有一万余人的佛教大学真的存在过吗?当年气势宏大的辩经场面难道也是一种传说吗?
/碑文 那烂陀遗址出土/
今天,印度的佛教遗址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精神财富。它们普遍都有这样一个规律:印度人建造,中国人记录,英国人发掘。
玄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,描绘历史和地理的能手。有中国学者说:要想了解古代和七世纪以前的印度,仍然只能依靠这一本书。
英国印度史学家写道,玄奘对印度历史的影响是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。印度历史学家也承认,没有玄奘的著作,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。
《大唐西域记》像一个火炬,照亮了印度的过去。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,玄奘是一束耀眼的亮光。
/641年 印度河/
公元641年的夏天就要来了,玄奘离开印度,开始返回大唐。十四年之后,他又一次踏上了丝绸之路。
与当年离开长安时孤身一人不同,玄奘有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,他需要带回大量的经书和佛像。
《三藏法师传》记载,在过印度河的时候,发生了一场灾难。
玄奘:船只行驶到河流中央,忽然风波乱起,船只几乎覆没。看守经书的人落入河中,众人一起解救才得以脱身,而五十本经书和奇花异果的种子则掉进了水里。
在小说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西天取经一共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难,渡河丢失经书就是最后一难。
《西游记》以玄奘西行为创作灵感,虽然与历史相距甚远,但是其中的最后一难却和真实的故事如出一辙。
/642年 大雪山/ /643年葱岭/
过了印度河之后,玄奘第二次来到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。
玄奘:在崎岖的山道上行走了七日,方才到达山顶。山顶重峦叠嶂,无法骑马,只能杖策而行。又走了七日,来到一处高岭。岭下居住着一个上百户人家的村庄,家家养羊,羊大如驴。悬崖峭壁布满了冰雪,稍有不慎就会丢失性命。请村里人做了向导,天亮才走出山口。次日下山,眼前又出现一座山峰,云雾缭绕,看不见山的轮廓。黄昏的时候,到达山顶,寒风凛冽,鸟不飞渡,没有一个人可以站直身体。
这是玄奘西行以来翻越的最高一座山峰,它在今天的阿富汗境内。
公元627年,玄奘西行的时候,走的是丝绸之路的中道。十七年后,东归的玄奘选择了南道,南道可以节省不少时间。
公元643年,离开印度一年多以后,玄奘即将翻过帕米尔高原。在高原的那一边就是西域地界,距离大唐已经越来越近。
关键词: 三藏法师 最后的生机 东征西讨 丝绸之路 安全没有保障 文明古国 大唐帝国 重峦叠嶂 名重一时 工作情况 中国留学生 有识之士 真实的故事 相距甚远 兵戎相见 鼎盛时期 生活没有 悬崖峭壁 西天取经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十九世纪 云雾缭绕 凡夫俗子
Copyright 2015-2022 欧洲供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